不知道大家的童年記憶里有沒有《鐵膽火車俠》這部動漫,但對于從小就喜歡火車的我來說,這部動漫給我留下的印象不可謂不深刻,甚至可以說奠定了我對動車組列車和高鐵的基礎(chǔ)印象。
作為一個鐵路愛好者,我可能是幸運的,因為距離家直線距離二百米左右就是辛泰鐵路,甚至從家里的廚房后窗戶就能看到藏藍色的東風(fēng)8B或者東風(fēng)4C牽引著長長的黑色敞車轟隆隆地駛過。當然,一早一晚(正好是早上上課和我下午放學(xué)前后)也能看到橘紅色的內(nèi)燃機車牽引短短的綠皮車從窗前駛過,也是后來才知道這就是淄博往返泰山(當時還叫泰安)的7053/4次列車。
雖然那時候也有從一本親戚那里借來的古早時期的百科全書中了解到法國的TGV和日本的新干線,可是卻沒有什么直觀印象,只是覺得這種列車長得很奇怪,同時也覺得能在辛泰鐵路上看到的那種綠皮車才是鐵路的正統(tǒng)。這也難怪,畢竟那時候買到的百科全書中,北京到上海的旅客列車速度標桿還停留在朝發(fā)夕至的階段。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直到,我在暑假的某一天里,從不知道哪個臺收看到了《鐵膽火車俠》這部動漫。
以現(xiàn)在的目光來看,這部動漫的畫質(zhì)并不算好,情節(jié)也略顯簡單幼稚(不過內(nèi)容還是蠻不錯的),就是主角團和反派之間的戰(zhàn)斗。不過,動漫中希望號和陽光隊長號等高速列車在高架橋上飛馳的鏡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追飛機的E2后來來到了國鐵,不過這是后話了),以至于在以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都會將外觀類似的列車叫做新干線列車。
那個時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坐一次真正的高速列車,無論是父輩口中的“子彈頭”還是動畫片中的“新干線”。
至于第一次乘坐動車組列車,則要追溯到2007年八月下旬的北京之行。
父親參加行業(yè)年會,帶著我和母親乘坐四方到北京的T26次旅客列車踏上了這次旅行。這是我第一次乘坐空調(diào)臥鋪車,整潔的車廂、柔軟的地毯、安靜的氛圍和之前乘坐的非空調(diào)綠皮車簡直是天壤之別。
車窗外看去,膠濟客專的施工工地如同一條土黃色的長蛇相伴左右,時不時有漆黑的貨運列車或者紅色綠色的旅客列車交匯駛過。
“看!子彈頭列車!”隨著父親的話語,我看到一個白色的身影以極快的速度閃過,甚至根本來不及看清長得是什么樣子。不過,現(xiàn)在想來,這應(yīng)該就是第一批上線運營的和諧號列車了吧。
三天的北京之行,我們?nèi)チ撕芏嗟胤?,也看了很多沒看過風(fēng)景。返程的時候,我們一家選擇乘坐北京到四方的D55次列車。
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見到動車組列車,跟我在動漫中看到的有相似也有不同。車廂里相比特快列車確實顯得更加高級,但乘坐體驗卻并不是很讓人滿意:列車在運行中能聽到類似地鐵在隧道里加速的聲音,而且線路的晃動非常明顯,甚至感覺還沒有T26次平穩(wěn)舒適,與之相比,最大的特色大概就是可調(diào)節(jié)的柔軟座椅和四個小時的運行時間(T26次從淄博到北京大概用時六個半小時)了。
接下來的初中四年大概是我和鐵路離得最遠的四年了,也沒有時間和機會去到離學(xué)校一公里左右的鐵路邊看看,現(xiàn)在想想,自己可能錯過了09年至13年膠濟鐵路、膠濟客專車型最豐富的四年。
13年初中升高中的那個暑假,和母親再次去了北京。不得不說,6年的時間里真的變了很多,以至于我差點在地鐵里迷了路(畢竟之前去的時候北京的地鐵只有五條線),更不用說繁雜的公交線路和幾何難度增加的出行計劃了。
這次我們沒有選擇動車組列車出行,而是選擇長途汽車。到達趙公口汽車站是下午四點多,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只在新聞上才看到的京滬高鐵和北京南站,只是,這次的相遇我并沒有看到期待中的高鐵,僅僅只是隔著圍墻看到一列帶著國徽的藍色特快列車緩緩離去。
北京之行的幾天,東郊和前門的鐵路博物館都有去,可惜并沒有遇到環(huán)鐵上的高速列車,只是看到一列正在調(diào)試的紫羅蘭色的地鐵列車。不過,在博物館里,我倒是真真切切的見到了原先只在圖片上見過的中華之星,倒也算圓了自己的一個心愿。
如果說還有什么遺憾的話,大概就是京張鐵路和五道口了。因為這次是住在霍營附近,所以出行的時候是以13號線為主。從西直門到西二旗,京張鐵路始終伴隨13號線左右,四道口、五道口,雙清路道口、北京北站、清華園站、清河站,一次又一次乘車經(jīng)過卻沒來得及下去看看,至于長城號內(nèi)燃動車組也僅僅是在13號線上擦肩而過,現(xiàn)在想想真是可惜,當時如果從五道口出站實地去看一看,哪怕只等一趟車也好呢?
可惜,沒有如果。
高中三年,學(xué)校在城北的外環(huán)路邊,距離城南的鐵路線更遠了。不過,看火車的機會,卻自高一的暑假開始逐漸多了起來。
說起來還要感謝參加的補習(xí)班,雖然規(guī)模不大,離家也很遠,卻正好在膠濟客專北側(cè)的安平小區(qū)。更加巧合的是,補習(xí)班的落地窗正沖著7053/4次列車換向時機車折返的位置,因此,那段時間的周末,只要有補習(xí)班的課程,我一定是最早到達教室的。
但是,在那段日子里,動車組列車留給我的印象遠沒有普速列車深刻。也難怪,比起樣貌大同小異且疾馳而過的動車,普速列車的內(nèi)容明顯精得多:紅綠相間的K411,橘子(2015年辛泰線改造后換成了獅子)牽引并且在臨淄站換向的7053/4,同向競速的K913和K343(當時K343淄博站發(fā)車時間比K913早三分鐘,但K913在膠濟客專運行,到臨淄站時兩車正好齊頭并進),司機友好鳴笛的京局韶山4G(這也是膠濟鐵路上最后的韶山系列,于2018年初退出膠濟線)……與之相比,那時候只有偶爾進臨淄站待避的帶魚和老鼠能給我留下相對深刻一點的印象。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時候雖然沒有手機拍照,看火車的時間也很有限,但從中體會到的快樂卻比現(xiàn)在只多不少,也許,這便是苦中作樂的感覺吧。好友的打鬧、薄荷味的雪碧,以及呼嘯而過的列車,構(gòu)成了記憶中那個再也回不去的夏天。
2016年9月,大學(xué)時光拉開帷幕,我也從那個膠濟鐵路邊的小城來到了泰山腳下,正式成為山東科技大學(xué)泰安校區(qū)的一員。
比起臨淄,泰安地區(qū)的鐵路種類更加豐富了:雙線電氣化的京滬鐵路、單線電氣化的辛泰鐵路(家和學(xué)校正好是同一條鐵路的兩頭)、上世紀風(fēng)格的泰肥鐵路以及以前從未接觸過的京滬高鐵。說起來,京滬高鐵是我近距離接觸并乘坐體驗過的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鐵路。
入學(xué)的第一年國慶節(jié)假期,我選擇了從泰安站乘坐杭州方向來的G282次列車返回淄博,沒錯,就是后來在京滬高鐵上演“火烤兔子”的那趟車。我在大學(xué)期間唯二次乘坐高鐵從學(xué)?;丶叶际浅俗@趟車,畢竟相比起來7054次在時間和便捷程度上更勝一籌。
也是在那之后不久,我便在高鐵站西邊的土坡上開發(fā)出了第一個拍攝京滬高鐵的機位。這是一條施工和檢修用的土路,隨著高鐵站的建設(shè)被斷頭廢棄,很難走,蚊蟲也很多,確是當時我所能找到的距離京滬高鐵最近的機位。
2017年7月,也是在這個機位,我第一次拍到了當時剛剛上線運行五個月的復(fù)興號動車組列車。那個時候,京滬高鐵上的復(fù)興號列車班次不多,且大多數(shù)都是不停站的標桿車,因此,我只能將查到的車次和其在最近的停靠站發(fā)車時間一一記下,然后提前趕到機位進行拍攝。這個機位因為山坡和月臺的視線阻隔,經(jīng)常會看不到列車接近從而造成漏拍,因此,在找到高鐵安居小區(qū)天臺和六郎山隧道的機位后,我也就沒再去過那個位于小土坡的機位。
因為學(xué)校距離高鐵站距離比較遠,即使是坐直達的公交車單程最少也需要一個多小時,因此,在大學(xué)期間我的拍車還是以京滬鐵路為主,畢竟從學(xué)校出發(fā)步行二十分鐘左右就能到機位了。不過,在高鐵安居小區(qū)的天臺上吹著傍晚的和風(fēng),聽著高鐵列車疾馳而過的嘯叫,俯視著地面上如同模型一般的車站、線路和列車,也別有一番享受。
大學(xué)四年的假期基本都是在家里度過的,因此也有幸目睹了復(fù)興號動車組列車(準確地說是CR400af型)第一次膠濟客專上線運行的情景。那是2018年11月1日,在QQ空間看到有車迷發(fā)說說表示北京南到青島的G177次列車首次采用京局的短編組復(fù)興號列車運行。于是,在當月中旬回家的時候,我刻意來到管仲紀念館機位準備一睹其風(fēng)采。
那天的天氣并不算好,陰沉的天空時不時飄著細碎的雨滴,即便如此,當我在大橋的彎道另一邊遠遠的看到復(fù)興號銀灰色的車身時,心里仍然是十分的激動。畢竟,之前只能通過會送不定期見到的車突然開行了圖定列車,對車迷來說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等到2019年初放寒假的時候,CR400af型動車組列車已經(jīng)在膠濟客專開行了不少圖定列車,同時伴隨2018年底濟青高鐵的通車,新建的臨淄北站也有了復(fù)興號動車組列車的??浚瑐€人認為家鄉(xiāng)鐵路的復(fù)興號的時代從這時候正式拉開了帷幕。
不過,個人的第一次復(fù)興號之旅,要等到2019年的11月了。那年11月3日,因為在臨淄參加完面試后還要趕到濟南參加中石油的筆試,因此選擇了復(fù)興號擔當?shù)腉178次列車作為出行的選擇。當平日里疾馳而過的復(fù)興號列車平穩(wěn)地停靠在淄博站的站臺的時候,我的心情也是十分激動的。坐在寬敞明亮的車廂里,柔軟的座椅和安靜的氛圍帶來的舒適感與25B型客車擔當?shù)?053/4次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體驗,說不上誰好誰壞,但確實是一段讓人難忘的旅程。那時候唯一的遺憾是沒能乘坐復(fù)興號在真正的高速鐵路上來一場長途旅行。
但這個遺憾很快便被彌補了。11月中旬的時候,我接到了上海石化的面試通知,因為沒和在淄博的父親買上同一趟車的車票,因此決定兩人在濟南西站集合,共同乘坐G117次列車前往上海虹橋。
在出發(fā)前,從軟件上查到G117次的擔當列車是CRH380CL(也就是俗稱的“鯊魚”),但直到列車進站才發(fā)現(xiàn)竟然臨時更換了CR400bf-a擔當。因此,陰差陽錯之下,我也獲得了乘坐復(fù)興號進行長途旅行的機會。當列車以330公里以上的時速疾馳在京滬高鐵上時,我打開音樂播放軟件放起了《鐵膽火車俠》的主題曲,伴隨著熟悉的旋律,看著窗外一閃而過的大勝關(guān)長江大橋和甩在身后的長江,心中有種說不出的復(fù)雜感覺,也許,兒時的夢想變成現(xiàn)實,就是這樣的復(fù)雜之感吧。
面試結(jié)束后,在我的要求下,我們乘坐金山衛(wèi)鐵路的動車組列車去往上海南站,短短半小時旅途(直達車)解鎖“運轉(zhuǎn)城際動車”成就。當時對這種由既有線改造的城際鐵路還是很陌生,不過動車和瓜爺會車的情景還是非常的有趣?!叭绻幸惶熳筒┮材苡羞@樣的城際鐵路就好了?!边@是我當時的真實想法。(.快有了,張博鐵路改造已經(jīng)開始動工了)
從上海返程的時候,乘坐的是開往煙臺南的G460次,仍是CR400af型復(fù)興號列車擔當。路過棗莊附近時,列車開始提速,最高達到了345km/h,雖然遠沒有達到380A曾經(jīng)創(chuàng)下的速度紀錄,但也足以讓我興奮好久,以至于對后面的青島面試之行都沒有了太深刻的印象。畢竟,這是我距離中國高鐵最高速距離最近的一次。
我的大學(xué)生活在2020年初那段特殊的日子里畫上了句號。也是因為那個特殊的原因,最后一個學(xué)期基本沒能在泰安度過,也錯失了和京滬高鐵最后的好聚好散。
畢業(yè)后回到臨淄,成了齊魯石化大家庭的一員,拍車的主戰(zhàn)場又一次回到了膠濟既有線和膠濟客專。雖然上班后拍車的時間沒有原來充裕,但我還是記錄了不少重要的時刻。例如2020年5月智能動車原型車回送環(huán)鐵,2021年3月CR300af(藍暖男)在膠濟客專投入運營,同年11月土立土及桶投入運營,2023年4智能動車組投入運營……
2022年9月初,畢業(yè)后的我第一次進行了單純?yōu)榱伺能嚨倪\轉(zhuǎn),再次回到了曾待了四年的泰安,短短三天的時間,我不是在拍車就是在趕往機位的路上。也正是在這次旅途中,我刻意拿出一上午時間乘車來到本地車迷推薦的金陡山佳苑跨線橋機位對京滬高鐵進行了三個半小時的拍攝(選擇這里同時也是因為當時的高鐵安居小區(qū)實行半封閉管理,對外來人員比較敏感),基本上拍全了京滬高鐵上所有常見的車型,也算是了卻了自己的一樁心愿。
2023年6月,特殊時期結(jié)束6個月后,本人重返濟南,再次探訪了無影山路斜拉橋、濟南機務(wù)段、濟南站東天橋等一系列經(jīng)典機位。返程的時候,本打算選擇G9321次燒烤專列順便拿個小紀念品,但聽說已經(jīng)沒有紀念品后果斷改變選擇,乘坐智能動車擔當?shù)腉1089次,在智能動車上線膠濟客專的第三個月完成了對其的運轉(zhuǎn),為自己的高鐵故事書寫了一個新的篇章。
從2007年2023年,我與高鐵動車的故事已經(jīng)書寫了16年,從最早的“D字頭”、“子彈頭”到現(xiàn)在的京滬高鐵和智能動車,也許不如宣傳片那樣的精彩和引人入勝,卻是我真實經(jīng)歷的故事。
時間在前進,我和高鐵的那些事,也將不斷發(fā)生并記錄下去。
關(guān)鍵詞:
網(wǎng)站首頁 |網(wǎng)站簡介 | 關(guān)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wù)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hnge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wǎng)絡(luò)消費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不得復(fù)制或建立鏡像
聯(lián)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乐昌市| 逊克县| 金平| 屯留县| 弥渡县| 丹东市| 六安市| 章丘市| 军事| 津市市| 嫩江县| 施秉县| 望江县| 延川县| 临澧县| 梁河县| 白银市| 昌图县| 建昌县| 万荣县| 吐鲁番市| 新巴尔虎左旗| 六安市| 平安县| 阿城市| 隆化县| 天等县| 中牟县| 铜鼓县| 奉贤区| 上思县| 迁安市| 龙山县| 关岭| 宜昌市| 盐源县| 枞阳县| 柘荣县| 石屏县| 密山市| 原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