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匯東西建筑風格的鼓浪嶼老別墅。
今天的第一站是“八市”。毫無疑問,逛菜市場最能迅速切入當地人生活?!鞍耸小?,顧名思義,原本應是第八市場。不知何故前幾大市場都已經消失在歷史當中,而由夏商集團升級改造后的“八市”不但生存了下來,還成了網紅打卡地?!鞍耸小弊钣忻氖呛ur,最好的位置幾乎都是海鮮商鋪,門口一排大玻璃缸里是叫得出名字和叫不出名字的各種魚蝦蟹貝,每一個都插了一個小牌子:XX魚,XXX一斤。有一家門口放了幾缸琵琶蝦,個頭倒是看不出差別,但是牌子上分別寫著“肉多”“有膏”“膏滿”,簡單粗暴,自然價格也是層層遞進。
盡管游客洶涌,廈門鼓浪嶼依然還可以尋到閑適的市井氣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菜市場的早餐永遠開得最早,味道最地道,價格也最實惠,畢竟來這里吃早餐的都是本地人,吃完了嘴角一擦就要去工作的。“八市”有一家“阿杰五香”,據說謝霆鋒也來吃過,倒是沒排隊。炸五香4元一只,其實就是用薄如紙的炸豆皮包裹調好的肉餡,一搓一卷,兩端擰一下,狀若一只圓滾滾的糖果,下鍋現炸,炸好剪成小塊趁熱吃。看到肥肉不要尖叫,其實那是馬蹄。一只五香再加一碗鍋邊糊,有肉有魚有碳水,熱量、營養(yǎng)與味道完美平衡,古早味的廈門從古早味的早餐開始了。
上圖:鼓浪嶼上的零食鋪子。
下圖:身著新娘裝的廈門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的女演員。
吃飽喝足,轉戰(zhàn)廈門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一個在抖音上人氣火爆的景區(qū)。這里更像是一個集中展示閩南文化的蠟像館,一個個室內展館復原了老漁村、蚵殼厝、高甲戲、蟳埔(xún pǔ)女等閩南元素。“天空之鏡”是俯瞰廈門全景的觀景臺,踩上透明玻璃還是需要一些膽量,秘訣就是越怕什么越不要看什么,視線看向前方,千萬別看腳下。
室外實景演出《血戰(zhàn)荷蘭》包含在門票中,上下午各演一場,只要看到人群往一個地方走就知道演出要開始了。這部四幕劇根據發(fā)生在 1633 年的“料羅灣海戰(zhàn)”改編,講述了明朝水師在鄭芝龍(鄭成功之父)率領下,擊敗荷蘭人與海盜聯軍的英勇故事。每一幕換一個地方,觀眾跟著演員走。最后一幕海戰(zhàn)結束后,一座巨大的三面媽祖從海中升起,象征著敵人被擊退,人民重回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媽祖確有其人,她原名林默,是北宋時期的莆田湄洲人;媽祖信仰早在2009年就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
鼓浪嶼可能是廈門最不需要做攻略的地方了,在這座建筑博物館里,光是看房子就能消磨一下午。鼓浪嶼大多數知名景點都在島的東邊,這次換個路線,直奔位于島嶼西邊的鼓浪嶼當代藝術中心(KCCA),這里正在舉辦“中國攝影四十年”的展覽。
鼓浪嶼當代藝術中心里的藝術裝置作品。
從內厝澳碼頭上岸,走兩三分鐘就來到鼓浪嶼當代藝術中心,這里遠離大批游客,安靜不少。藝術中心的前身是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正因為它的存在,鼓浪嶼流傳著一個說法:一個人可以讀完小學、中學和大學都不用離開鼓浪嶼。
傍晚回到白鷺洲上的廈門寶龍鉑爾曼酒店,全球領先的酒店集團雅高與抖音達成合作,成為抖音首家全生態(tài)酒店集團合作伙伴。當然,選擇鉑爾曼主要是圖這里的環(huán)境。白鷺洲就像是大隱于世的一處城市桃源,鬧中取靜地居于廈門這座城市的正中央——這話并非夸張,因為白鷺洲恰是廈門的城市原點所在地。而寶龍鉑爾曼酒店剛剛升級為“味見八閩”的餐廳則帶給我一份意外的驚喜。餐廳主廚曾盛吉師從陳永川、童星輝和曾華益這3位閩菜大師,他銳意創(chuàng)新,閩菜新做,將一個自助餐廳一手打造成“福建菜專研餐廳”。就這樣,在廈門的第一天,你可以從早吃到晚,嘴巴幾乎一刻不停。
廈門寶龍鉑爾曼酒店全新升級的餐廳。
廈門市園林植物園中的熱帶雨林展區(qū)。
在菜市場和鼓浪嶼暴走一日后,逛逛植物園似乎能讓旅途慢下來。廈門市園林植物園成了新晉網紅打卡點,在抖音上人氣火爆,在上萬條評價里,最常見的就是 “拍照極好看”,這時,你可以順手在抖音生活服務上購買門票。
廈門植物園有西門和南門兩個售票處,但兩個門之間需要乘車才能到達,不光是直線距離遠,還需要爬山。南門最大的亮點是有一條百米 “天梯”,天梯其實就是分成幾段的電梯,幫你省去爬坡的體力。不過最受歡迎的展區(qū)如雨林世界、多肉展館都靠近西門,不趕時間的話從南門進園,先登上天梯,再走棧道徒步到植物展區(qū),沿途的游客更少,體驗會好一些;如果只想拍出社交媒體上那些美照或者趕時間的話,最佳選擇無疑是西門進、南門出,中間還可以搭乘景區(qū)巴士。
熱帶雨林的美是蓬勃而凌亂的,它無法被精心安排,不像北方的闊葉林一樣干凈利落地有序生長。雨林中高溫高濕多霧,植被豐富,結構復雜,遮天蔽日,肆意橫行。我們熟悉的蘭科、天南星科、鳳梨科和各種蕨類都是附生植物,尤其是蘭花的種子非常微小,只要一陣微風就能把它送到高聳的樹上,在高處開出花來。抬頭看,在熱帶雨林的巨樹上常常能找到附生植物形成的“空中花園”。雨林世界每天上午9:00和下午2:00各有一次兩小時的“霧氣森林”(5~10月會推遲半小時),水汽氤氳,宛如亞馬孫。
上圖:Be Normal的當紅特調咖啡“ 花環(huán) ”。
下圖:Be Normal咖啡館門店雖小,卻很有個性。
從植物園出來,直奔Be Normal,一家在抖音生活服務吃喝玩樂榜咖啡廳收藏榜中名列前茅的咖啡廳。如果要選中國最卷的咖啡城市,廈門絕對可以進入前五。西風東漸,廈門早早擁抱了洋樓、鋼琴和華洋混雜的生活方式,自然也包括了咖啡。在現在的廈門,咖啡正在變得日常和多元,隨手打開手機上的地圖,準能在步行距離內找到幾家。擁有自家烘焙、主打單品豆手沖咖啡的精品咖啡館服務的是那群嘴巴喝刁了的進階客人,買一杯外帶咖啡順便嘮兩句嗑的社區(qū)店一樣好喝。
如果以一種摩登的方式看廈門。在廈門新地標“海上世界”里有一座山海全景摩天輪——高62米的潮汐之眼 (Tidal Heart),摩天輪的客群中相當大一部分是情侶,不知道是不是因此將轉一圈的時間設置在了13分14秒。坐在巨大的透明泡泡里,幾乎沒感覺到摩天輪什么時候啟動。直到行至最靠海的邊緣、已經能夠俯瞰停在海灣里的游輪時才感覺到 :原來它真的在動!13分14秒能做什么呢?約會太短,求婚太長,剛好可以放3遍魯賓斯坦彈奏的肖邦降E大調第2號夜曲,最后一個音符按下,人也該從“甜蜜泡泡”的夢想中出來了。
可心夫婦在曾厝垵大啖美食。
廈門的一天總免不了要以大吃一頓為結束。曾厝垵,一個早已見不到往昔小漁村樣貌的美食“迷宮”,由錯綜復雜的美食街組成。在“迷宮”深處坐定,你也許會偶遇不遠處的抖音生活服務達人@可心夫婦。經常刷抖音直播的人一定不會對可心夫婦感到陌生,線下的他們十分平易近人??尚恼f他們經常會做海鮮餐廳的團購直播,但來到廈門后依然禁不住為這里海鮮的物美價廉而感到驚嘆,就拿眼前的生蠔來說,若不是足夠新鮮,絕對不敢不加任何調料而直接蒸熟來吃。對于一個吃貨來說,廈門絕對是一處必游地!
云水謠古鎮(zhèn)內的懷遠樓是動畫電影《大魚海棠》的重要取景地。
風頭被廈門和泉州占了先,漳州顯得過于低調了點。其實漳州近代史上地位相當重要,還曾短暫做過省府。臺灣的板橋林家、林語堂、許地山、菲律賓總統阿基諾的夫人等都出生在漳州或者原籍漳州。漳州老城也是這三地中最好逛的,勝在維度剛剛好。
逛老城只需要記得延安南路、香港路和臺灣路就好。延安南路算是中軸線,兩旁是典型的騎樓建筑;香港路上則有著名的“尚書探花”和“三世宰貳”兩個牌坊;臺灣路上則有不少好逛的小店。三條路走下來,漳州古城的精華就看了個大概。
值得一提的是延安南路上的古城記憶館,雖然是地方志性質的展覽館,趣味性和互動性都做得很好,關于閩南美食的介紹尤為細致。鍋邊糊、鹵面、沙茶面、肉粽、花生湯這些小吃的做法似乎告訴我們,口味不但有地理距離,還有歷史距離。之所以說它們“古早”甚至一開始吃不慣,正是因為它們保留了那個年代的口味。
電影《云水謠》《大魚海棠》讓漳州的南靖土樓這個老牌世界遺產“青春常駐”,始終是抖音生活服務吃喝玩樂榜景點收藏榜上的熱門景區(qū)之一。關于土樓有兩個常見的誤區(qū):一是把土樓等同于客家民居,二是認為土樓一定是中空圓形的。土樓原本確實是南下躲避戰(zhàn)亂的客家人建造的以家族為單位、極端注重防御的居住形式,但它并非客家人獨有;雖然圓形土樓居多,但方形土樓也不罕見,像著名的田螺坑就是四棟圓形土樓加上一棟房型,被戲稱為“四菜一湯”。
供奉于云水謠古鎮(zhèn)鐘興樓內的瓦貓。
南靖縣梅林鎮(zhèn)坎下村的懷遠樓是建于清宣統元年(1909),至今還保存得相當完好,是土樓中十分秀氣的一座。它是常見的雙環(huán)圓土樓,直徑約40米,4層,每層34個房間。內環(huán)是祠堂,墻上列出了居住在這里的各大姓氏的家訓。外層供居住,一些人的后代多已遷到更方便的城市里,只有念舊的老人還愿意住在這里,坐在天井里嘮家常。
青普文化行館 · 南靖土樓入口隱秘,給人一種曲徑通幽之感。
南靖的交通不算太方便,土樓也比較分散,根據抖音生活服務吃喝玩樂榜漳州客棧民宿好評榜的指點,在青普文化行館住上一夜是不錯的選擇。行館的房費包含了三餐和上下午各一次體驗活動,其中一項往往就是走訪土樓。青普在一眾民居中隱藏得太好,即使找到了招牌,還是找不到入口和前臺在哪里。等到工作人員迎進去,才會發(fā)現“原來里面別有洞天”。前臺和餐廳占據了院落的兩邊,客房則在另外兩側以及院落外、小溪邊的山坡上。整座酒店的邊界與村落和自然融為一體,客房基本保持了土樓的構造,僅在室內空間朝著舒適的方向稍加改造,家具選用的是以榫卯著稱的“梵幾”。
青普南靖土樓店提供的餐食以客家菜為主。和一路都在適應的“閩南味道”不同,釀豆腐、鹽焗雞以及春筍紅燒肉都十分下飯。
南靖一帶以客家人為主,客家菜也就成了當地特色美食。
矗立于漳州火山島自然生態(tài)風景區(qū)里的人造景觀。
漳州火山島,還真的就是字面的意思——火山形成的島,嚴格地說它是與大陸相連的半島。雖然大部分人是沖著火山島上童話般的建筑來拍寫真和婚紗的,但火山島上的情人灣沙灘更讓人情有獨鐘。沙灘要從印度水井旁邊的棧道走下去,并不長,但是有好幾個彎道。也許是因為這種遮擋將懸念做足,等沙灘真正一覽無余在眼前出現的時候,著實有幾分驚喜!
沙灘上堆放了這些形狀各異、大大小小的黑色礁石,有些表面已經被磨平,有的能看到火山噴發(fā)形成的氣孔,撿幾塊回家擺放甚至拿來畫畫都很好。撿了幾只這世界盡頭一般的荒涼和粗糲,只不過是自然毫不費力的創(chuàng)造,它才是規(guī)則的創(chuàng)造者,審美不過是人類為了理解它開發(fā)的一套并不牢靠的話語體系罷了。
漳州的火山島到東山島一帶風光旖旎,海濱景觀絲毫不次于著名的霞浦。
火山島的魅力當然不止海灘,它幾乎就是為了拍寫真而打造的:彩色的城堡、蘑菇形獨立客房、粉色的迷宮、海邊小火車、紅白相間的燈塔、散落遍地的柱形或圓形仙人掌,以及藏在屋頂上的望海少女……風景畫大師給你打好了風格各異的底,你往畫框里一站就行。
距離火山島以南約120公里的東山島是福建省第二大島。年輕人對于東山島的認知,還是因為蘇有朋在這里拍攝了處女作《左耳》,東山島也因此登上抖音生活服務吃喝玩樂榜漳州經典人氣榜的榜首,無數文藝青年懷揣著對美好愛情的憧憬來到“左耳天臺”眺望南門灣。
上圖:電影《左耳》中的經典愛情鏡頭成就了東山島的很多天臺。
下圖:漳州火山島自然生態(tài)風景區(qū)里復刻了印度水井的經典景觀。
不過,據“塵外”民宿的主理人講,真的要玩出東山島的妙趣來,還得在夏季開漁季之后。8月中旬,福建、廣東等地許多漁村會舉行盛大的開漁節(jié),東山島也不例外,放鞭炮,祭關帝爺,有的村子會祭媽祖。開漁之后,在金鸞灣和馬鸞灣就可以體驗“海上漁排”了。跟著漁民出海,釣上來的魚在船上現場烹制,甚至還可以晚上出?!盁舨丁?!用燈光吸引魷魚、小管,在船邊放下一排魚鉤,就可以坐等上鉤了。
梧林村的紅磚厝。
早先就聽說過閩南這邊有早茶文化,抖音上有一家叫源和堂的純手工古法制作蜜餞鋪子,已經傳承了上百年,是老閩南人的茶配。早起晨練后,泡上一壺佛手,配上幾顆蜜餞,茶與茶配相結合,這種由閩南祖輩傳承下來的咸甜和茶香就會立馬刻在你的記憶里。再三五好友一起品茗聊天,閩南人一天的生活,就由這壺古早茶配蜜餞開啟了。
如今的源和堂已經變身為“源和1916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而如今的泉州也變成一座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城市。泉州在元代擴建后的城郭形似鯉魚,因此“鯉城”也成了泉州的另一別稱,現在的泉州老城區(qū)就叫鯉城區(qū)。不少商戶還會在產品和LOGO上使用“刺桐”和“鯉城”,“泉州鯉物”文創(chuàng)品牌就把泉州世界遺產的一面挖掘得淋漓盡致。主理人江湖綽號“吹神”,早年組織過大泉州地區(qū)的徒步,足跡遍布泉州下屬的各個縣區(qū),慢慢開始打理關于泉州城市的平臺賬號“泉州影像”“泉州府”(吹神堅持強調,后者只是泉州的古稱,是來自民間的一張城市名片,并非官方機構)。“泉州鯉物”的各個產品系列中,以“提起神來”最能代表泉州神韻這個品牌最早用在咖啡上,咖啡本就是提神佳品,所以“提起神來”有打起精神、迎難而上的一股正能量;更重要的是,泉州在宋元時期接納了世界各大主流宗教,所以這個神可就神乎其神了。
融匯中西建筑風格的鐘樓是泉州老城的標志之一。
在泉州,你可以將夜生活托付給金魚巷,因為這里每晚7點半都能看到南音演出。金魚巷并不賣魚,那為什么叫金魚巷呢?抖音上對于金魚巷名字由來的介紹十分容易被種草。從唐代開始,五品以上官員就有佩戴魚袋的傳統,到宋代時,福建轉運使謝仲規(guī)的宅院曾建造于此,那時的金魚巷被稱作“謝衙”。因其后人在原址上建造祠堂并掛上了“金魚世第”的牌匾,且都位高權重,佩戴金魚袋而得名“金魚巷”。如今的金魚巷已成為泉州城市微改造的樣板街區(qū)。
泉州西街閑適的小巷。
再說說南音。南音發(fā)源于泉州,最早由南下的中原人帶到閩南,因為保留了唐朝以前的許多古韻,被稱為“中國音樂的活化石”,并在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魚巷的演出場所是小小的一間普通鋪面,隔壁就是奶茶店。鋪面全開,人就在鋪子里演,觀眾就在門口的椅子上聽,簾子后面是后臺,出場、謝幕一樣不少,儼然一個街頭小劇場。
南音的許多唱詞發(fā)音和現代讀音不一樣,好在演員會提前送上節(jié)目單,經典曲目都有劇情介紹,不至于抓瞎。聽不懂不影響好聽,器樂和唱腔絲絲縷縷咿咿呀呀地傳來,就像初冬的暖陽照在身上,軟綿綿的。
晉江的梧林古村充滿了南洋氣息。
泉州除了有“引進來”的傳統,也有不少“走出去”的故事。去晉江梧林村走一趟,這是在抖音生活服務吃喝玩樂榜泉州景點收藏榜上備受關注的旅游熱點。彼時閩南人勇闖南洋,在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艱苦創(chuàng)業(yè)后,少數的幸運兒又會回到家鄉(xiāng),以建房子的形式回饋家族,榮耀祖先。他們給梧林留下了近百座中西結合的紅磚古厝,無一例外有著昂揚高調的“燕尾脊”,像極了主人在海外銳意進取的精神。華人和馬來人通婚生下的女孩叫作“娘惹”,恰逢周末,許多女孩子都穿上了“娘惹風”的短上衣和裹身裙出來拍照,讓人恍惚以為身在新加坡。
晉江的梧林村保存著獨特的娘惹文化,引來不少女性來此拍攝南洋風的網紅照。
拋開攻略,打開閩南的方式還有很多種,抖音生活服務達人們會給出你完美答案。他們會給出怎樣的旅行指南?先來一睹為快!
我很好奇噗噗嘰嘰為何會為自己取了一個如此古怪的網名,她笑著說其實也沒啥特別含義,不過我倒是覺得,那名字很像某個動畫人物在大啖美食時發(fā)出的愉悅聲響。
爺爺奶奶的早餐鋪是噗噗嘰嘰美食人生的起點,但真正讓她迷戀上吃這件事的,應該還是閩南這塊“美食沃土”。從大學三年級開始,噗噗嘰嘰就在宿舍中拍攝自己烹制美食的視頻,大學畢業(yè)后,噗噗嘰嘰義無反顧地走上了自由職業(yè)者這條路,成為專職的美食博主。她更愿意與人分享美食文化以及品嘗美食的感受。正是這份對美食的真誠給噗噗嘰嘰帶來持續(xù)穩(wěn)定的網絡人氣,如今她在抖音上的粉絲量已接近2000萬。
雖然現在噗噗嘰嘰已吃遍大江南北,但閩南美食在她心中依然占據著無可替代的地位,因為那是家鄉(xiāng)的味道。
阿波膚色偏黑,走路很快,洋溢著因長期戶外運動而帶來的健康感。確實,在戶外走動已成為阿波的生活常態(tài)。疫情前,阿波是一個風里來雨里去的導游;疫情暴發(fā)后,阿波的工作領域從線下轉為線上,進入主播行業(yè),成了一個“網絡導游”。讓阿波自己都沒想到的是,本是出于無奈的人生選擇卻將自己推向了事業(yè)的高峰,專業(yè)而富有文化底蘊的解說風格在短短3年時間里為阿波在抖音上吸引了超千萬的粉絲。
如今的阿波比當導游時走動得更遠,也更頻繁。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每當外出時間長一些的時候,阿波便會禁不住想念廈門。在阿波心中,廈門的美麗與舒適是無與倫比的,這座城市的森林覆蓋率超過 40%,是座名副其實的“花園城市”,每次出差回來,阿波都會去海邊慢跑或騎車,以此撫平旅途與工作的疲憊。
因為名字中有個“嬌”字,所以大喬自小就被家人稱為“阿嬌”,但在為自己在抖音上注冊賬號名時,她卻選擇了“大喬”這個名字,一是不想和明星撞名,二來自己很喜歡三國時期那位大喬的人設——沉穩(wěn)、大氣。
不過與歷史上的孫策之妻有些不同,抖音上的這位大喬多了不少煙火氣。大喬在疫情前經營著自己的旅游門店,疫情暴發(fā)后開始嘗試做旅游主播,結果本想作為副業(yè)的新嘗試如今已成為主業(yè)。雖然廈門成就了大喬的事業(yè)與家庭,但在她心中還是更眷戀自己的家鄉(xiāng)泉州,因為那里還保留著濃濃的煙火氣,不溫不火的城市節(jié)奏更加適合過日子。
不過大喬在繁忙的廈門生活中也為自己尋到了一處“精神避風港”,那就是自家附近的第八市場。每天送完孩子上學,她總喜歡在“八市”逛一逛,為了買菜,更為了吸納一下這里的煙火氣。
作為“門下蟲人”的主播之一,很多人都是在直播帶貨中認識龍峰的。他外形俊朗,直播時總喜歡時不時迸出一兩句閩南話,感覺很像臺灣娛樂節(jié)目中的主持人。
龍峰確實是主持人出身,因為感覺傳統媒體太缺乏活力,便毅然辭職成為網絡主播。但他并不覺得自己有“臺灣腔”,他是土生土長的廈門人,他想傳播的也是本土的閩南文化。如果你多翻翻門下蟲人的抖音號便會發(fā)現,除了直播,里面還有大量有關閩南本土文化的視頻內容,而且龍峰很擅長將看似古板的傳統文化做成梗,做成段子,在年輕人當中做趣味化的傳播。在門下蟲人制作過的文化類視頻中,至少有200條上過熱搜。
事實上,龍峰為自己的抖音號所取的名字“門下蟲人”也是個有趣的“文字梗”:“門下蟲人”其實就是“閩人”。于是,龍峰的很多朋友更喜歡叫他“蟲哥”。
關鍵詞: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hnge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临西县| 宁晋县| 龙门县| 盐亭县| 富平县| 顺昌县| 岢岚县| 中方县| 和政县| 颍上县| 扶绥县| 浦北县| 德钦县| 区。| 独山县| 凤山县| 柳江县| 静安区| 正定县| 永川市| 东山县| 大港区| 临湘市| 清河县| 株洲市| 和平区| 禹州市| 富蕴县| 长垣县| 开远市| 康平县| 奉新县| 读书| 无为县| 平舆县| 安远县| 邹城市| 商河县| 沂源县| 营口市| 怀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