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后一天,資本圈被一條財政部的消息刷屏了!
2021年12月3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fā)布《關于權益性投資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的公告》稱,自2022年1月1日起,持有股權、股票、合伙企業(yè)財產份額等權益性投資的個人獨資企業(yè)、合伙企業(yè)(以下簡稱獨資合伙企業(yè)),一律適用查賬征收方式計征個人所得稅。
原文如下:
為貫徹落實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有關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現就權益性投資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有關問題公告如下:
一、持有股權、股票、合伙企業(yè)財產份額等權益性投資的個人獨資企業(yè)、合伙企業(yè)(以下簡稱獨資合伙企業(yè)),一律適用查賬征收方式計征個人所得稅。
二、獨資合伙企業(yè)應自持有上述權益性投資之日起30日內,主動向稅務機關報送持有權益性投資的情況;公告實施前獨資合伙企業(yè)已持有權益性投資的,應當在2022年1月30日前向稅務機關報送持有權益性投資的情況。稅務機關接到核定征收獨資合伙企業(yè)報送持有權益性投資情況的,調整其征收方式為查賬征收。
三、各級財政、稅務部門應做好服務輔導工作,積極引導獨資合伙企業(yè)建立健全賬簿、完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制度、如實申報納稅。獨資合伙企業(yè)未如實報送持有權益性投資情況的,依據稅收征收管理法相關規(guī)定處理。
四、本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持有“這類”股票,一律查賬征收個人所得稅!
消息出來之后,很多股民還以為投資者個人炒股收入要征稅了。其實不然,這個跟散戶炒股沒啥關系,指的是個人獨資、合伙企業(yè),而不是個人投資者。
有分析認為,部分獨資、合伙企業(yè)突擊入股上市公司然后減持大獲其利,這幫人獲得的利潤確實該征收重稅!
專家也指出,像網絡主播偷逃稅案例中,常見的一種手法正是為了躲避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的個稅,通過設立獨資合伙企業(yè),將收入性質轉換為經營所得個稅,然后通過核定征稅方式,大幅降低稅負,實現偷逃稅。
針對規(guī)模比較小的企業(yè),比如常見的個人獨資企業(yè)或合伙企業(yè)這類非法人企業(yè),很可能自己沒有建賬能力,會計核算不健全,雇不起也不愿意花錢雇專業(yè)的財務人員甚至都不愿意找個代理記賬,基于這種情況,為了方便征管才有了核定征收的政策。
據介紹,核定征收簡單的來說相當1個億的收入稅負率一下子從兩位數降低到3.5%左右。
而對不少獨資合伙企業(yè)來說,核定征稅的稅負相比查賬征稅稅負大幅降低,這也是高收入者避稅常見的手法。實際上這些獨資合伙企業(yè)具備建賬能力。
高收入者通過獨資合伙企業(yè)的核定征稅方式來“避稅”,并非限于文娛行業(yè)。歷史上,出現的不少通過獨資合伙企業(yè)轉讓股權等權益性投資適用核定征收的方法,來降低股權等權益性投資交易的所得稅負。
專家分析稱,原來很多獨資合伙企業(yè),都是采用核定征收,本身就大大減輕了稅收負擔,而一般像股權轉讓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數額非常大,這種情況下再享受核定征收的政策,顯然不利于稅收公平,不利于調節(jié)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分配。
今年9月,稅務總局發(fā)布《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文娛領域從業(yè)人員稅收管理,其中要求進一步加強文娛領域從業(yè)人員日常稅收管理,對明星藝人、網絡主播成立的個人工作室和企業(yè),要輔導其依法依規(guī)建賬建制,并采用查賬征收方式申報納稅。
央行等7部門進一步規(guī)范金融產品網絡營銷
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等7部門就《金融產品網絡營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提出網絡營銷的基本原則和業(yè)務資質要求。要求金融機構自行開展或委托互聯網平臺企業(yè)開展金融產品網絡營銷,必須在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業(yè)務范圍內進行。
要求通過直播、自媒體賬號、互聯網群組等新型網絡渠道營銷金融產品,營銷人員應當為金融機構從業(yè)人員并具備相關金融從業(yè)資質,并禁止任何機構或個人為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活動提供網絡營銷。禁止通過互聯網面向不特定對象營銷私募類金融產品。
其中,征求意見稿主要有這些重點內容。
1、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為非法金融活動提供網絡營銷服務:
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為非法金融活動提供網絡營銷服務,包括但不限于非法集資、非法發(fā)行證券、非法放貸、非法薦股薦基、虛擬貨幣交易、外匯按金交易等;不得為私募類資產管理產品、非公開發(fā)行證券等金融產品開展面向不特定對象的網絡營銷。
2、網絡營銷宣傳不得含有以下內容:
(一)虛假、欺詐或引人誤解的內容;
(二)引用不真實、不準確或未經核實的數據和資料;
(三)明示或暗示資產管理產品保本、承諾收益、限定損失金額或比例;
(四)夸大保險責任或保險產品收益,將保險產品收益與存款、資產管理產品等金融產品簡單類比;
(五)利用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的審核或備案為金融產品提供增信保證;
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規(guī)范性文件禁止的其他內容。
3、《意見》要求加強對營銷合作行為的管理,具體來看:
分區(qū)展示:
對于存款、貸款、資產管理產品、保險、支付、貴金屬等不同類別、不同風險等級的金融產品,應當分別設立宣傳展示專區(qū)。
開展精準營銷,應當遵守適當性管理要求,將金融產品推介給適當的金融消費者。根據金融消費者興趣愛好、消費習慣等開展精準營銷的,應當同時提供不針對個人特征推送的選項或便捷的拒絕方式。
禁止騷擾性營銷:
開展營銷宣傳不得影響他人正常使用互聯網和移動終端。以彈出頁面等形式開展營銷的,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不得欺騙、誤導用戶點擊金融產品營銷內容。
采用組合方式營銷金融產品,應當以顯著方式提醒金融消費者注意,不得將組合銷售金融產品的選項設定為默認或首選。
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為貸款、資產管理產品等金融產品提供營銷服務,不得在支付頁面中將貸款、資產管理產品等金融產品作為支付選項,以默認開通、一鍵開通等方式銷售貸款、資產管理產品等金融產品。
金融相關字樣的互聯網名稱不能濫用:
第三方互聯網平臺經營者在網站、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小程序、自媒體名稱中使用“金融”“交易所”“交易中心”“信托公司”“理財”“財富管理”“財富投資管理”“股權眾籌”“貸款”“資產管理”“支付”“清算”“征信”“信用評級”“外匯(匯兌、結售匯、貨幣兌換)”等金融相關字樣或者內容,應當取得相應金融業(yè)務資質或金融信息服務業(yè)務資質。
4:營銷人員應當為金融機構從業(yè)人員并具備相關金融從業(yè)資質:
通過直播、自媒體賬號、互聯網群組等新型網絡渠道營銷金融產品,營銷人員應當為金融機構從業(yè)人員并具備相關金融從業(yè)資質。金融機構應當加強事前審核,指定合規(guī)人員審看直播或訪問相關自媒體賬號、互聯網群組;加強營銷行為可回溯管理,保存有關視頻、音頻、圖文資料以供查驗。
其中,這類人不許代言:
不得利用學術機構、行業(yè)協(xié)會、專業(yè)人士的名義或者形象作推薦、證明。
金融機構應當遵守金融管理部門有關規(guī)定,不得利用演藝明星的名義或形象作推薦、證明。
(鈦媒體APP編輯柳大方綜合中國基金報、證券時報等)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hnge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宜昌市| 类乌齐县| 嘉峪关市| 霍州市| 白水县| 娄底市| 怀远县| 纳雍县| 林周县| 汨罗市| 宁河县| 玉龙| 大田县| 商丘市| 安龙县| 荣成市| 灵璧县| 遂昌县| 霍城县| 禹州市| 十堰市| 科尔| 广水市| 湘西| 南阳市| 皋兰县| 江陵县| 高台县| 湖北省| 遵义市| 新乐市| 依安县| 盐源县| 游戏| 永修县| 田阳县| 天峨县| 汶上县| 抚远县| 南投县| 德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