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在分析英仙座和金牛座分子云的3D地圖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神秘的銀河系巨大空腔。此區(qū)域正是太空中恒星形成的區(qū)域。此項研究近日發(fā)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快報》上。
該球形空腔跨越約500光年,位于英仙座和金牛座之間的天空。美國哈佛和史密森尼天體物理學中心(CfA)研究團隊認為,這個空腔是由大約1000萬年前爆發(fā)的古代超新星形成的。
領導這項研究的CfA理論與計算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員史繆爾·比亞利說:“數(shù)百顆恒星正在這個巨大氣泡的表面形成或已經(jīng)存在。我們有兩種理論,要么是一顆超新星在這個氣泡的核心爆炸,將氣體向外推,形成所謂的‘英仙座—金牛座超級殼’;要么是數(shù)百萬年來產(chǎn)生的一系列超新星隨著時間推移而形成的。”
這一發(fā)現(xiàn)表明,英仙座和金牛座分子云在太空中并不是獨立的結構。相反,它們是由同一個超新星沖擊波形成的。“這表明當一顆恒星死亡時,它的超新星會產(chǎn)生一系列事件,最終可能導致新恒星的誕生。”比亞利解釋說。氣泡和周圍云的3D地圖是利用來自歐洲空間局蓋亞探測器的新數(shù)據(jù)創(chuàng)建的。
同時發(fā)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上的一項單獨研究,則描述了科學家是如何分析英仙座和金牛座分子云以及其他附近云的3D地圖的。這些地圖代表了第一次以3D形式繪制的分子云。
CfA研究員凱瑟琳·祖克解釋道:“關于氣體如何重新排列以形成恒星,有許多不同的理論。天文學家過去曾使用模擬方法測試這些理論,但這是我們第一次可以使用真實的而非模擬的3D視圖來比較理論并進行觀察,從而評估哪些理論最有效。”
這項新研究也標志著美國天文學會的期刊首次以增強現(xiàn)實方式發(fā)表天文學可視化論文??茖W家和公眾只需用智能手機掃描論文中的二維碼,就可以與空腔及其周圍分子云的可視化圖像進行交互。
哈佛大學教授兼CfA天文學家阿麗莎·古德曼說:“你真的可以讓宇宙漂浮在你的桌子上。”古德曼設想未來的科學論文會定期包含音頻、視頻和增強的視覺效果,讓所有讀者更容易理解所呈現(xiàn)的研究成果。(記者張夢然)
網(wǎng)站首頁 |網(wǎng)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hnge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wǎng)絡消費網(wǎng)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lián)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靖西县| 任丘市| 伊金霍洛旗| 金乡县| 渭源县| 溧水县| 昌黎县| 聂拉木县| 牙克石市| 昌都县| 田林县| 应用必备| 静安区| 华阴市| 遂昌县| 车险| 鲜城| 鹿邑县| 册亨县| 陇川县| 江油市| 济宁市| 招远市| 芦溪县| 建湖县| 巨鹿县| 新民市| 固安县| 德昌县| 奉化市| 加查县| 正镶白旗| 沁阳市| 白水县| 高雄市| 烟台市| 新蔡县| 徐闻县| 德保县| 定南县|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