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發(fā)表在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期刊之一——《地球的未來》上的新研究顯示,由于氣候變化,全球冰凍圈,即地球上所有冰凍的地區(qū),在1979年至2016年間每年平均縮小約8.7萬平方公里,該面積大約相當于蘇必利爾湖(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或重慶市的大小。這項研究首次對全球范圍內被海冰、積雪和凍土覆蓋的地球表面積進行了估計。
“冰凍圈是最敏感的氣候指標之一,也是第一個顯示世界變化的指標。”研究第一作者、蘭州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地理系彭小清說,“它的規(guī)模性變化代表著重大的全球性變化,而不僅僅是一個地區(qū)性或區(qū)域性的問題”。
蘭州大學研究人員計算了冰凍圈的每日范圍面積,并將這些值平均后得出每年的估計值。雖然冰凍圈的范圍隨季節(jié)變化而擴大和縮小,但他們發(fā)現(xiàn),自1979年以來,地球冰凍圈覆蓋的平均面積總體上是縮小的,這與氣溫上升有關。
冰凍圈縮小主要發(fā)生在北半球,每年損失約10.2萬平方公里,大約相當于浙江省的面積。南半球的增長略微抵消了這些損失,那里的冰凍圈每年擴大約1.4萬平方公里。這種增長主要發(fā)生在南極洲周圍羅斯海的海冰中,可能是由于風和洋流的模式以及南極冰蓋冰冷融化的增加。
估計顯示,不僅全球冰凍圈在縮小,而且許多地區(qū)的冰凍時間也更短。最近,平均第一天結冰的時間比1979年晚了3.6天,而冰層融化的時間提前了約5.7天。
被冰凍水覆蓋的陸地范圍很重要,因為其明亮的白色表面可有效反射陽光,為地球降溫。冰雪大小或位置的變化會改變氣溫,改變海平面,甚至影響全球洋流。地球近四分之三的淡水都位于冰凍圈,在一些山區(qū),不斷減少的冰川威脅著飲用水的供應。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冰川學家肖恩·馬歇爾表示,這種分析對于全球氣候變化指數(shù)或指標來說是個“好主意”。他認為,下一步是利用這些數(shù)據(jù)來研究冰雪覆蓋何時給地球帶來峰值亮度,看看每個季節(jié)或每個月的反射率變化如何影響氣候,以及該變化如何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實習記者張佳欣)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hnge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lián)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崇仁县| 杭锦旗| 静宁县| 梨树县| 内江市| 孟州市| 金昌市| 龙井市| 巧家县| 贡觉县| 垦利县| 田林县| 改则县| 商都县| 滦南县| 长子县| 法库县| 金华市| 南昌市| 老河口市| 襄城县| 孟州市| 芜湖市| 肥东县| 衢州市| 和静县| 苍南县| 涞水县| 长寿区| 时尚| 乳山市| 山丹县| 永春县| 长沙市| 贵南县| 灵寿县| 锦州市| 邯郸县| 潞城市| 安平县| 囊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