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普遍認為,加拿大伯吉斯頁巖遺址化石揭示了寒武紀生命突然暴發(fā),然而最近的發(fā)現(xiàn)或推翻這一認知。在英國樸次茅斯大學的兩名科學家的帶領下,研究團隊首次模擬了伯吉斯頁巖保存完好的化石是如何被泥石流移動的。他們認為,泥石流可將來自不同區(qū)域的化石聚集在一起。相關研究發(fā)表在近日的《自然》旗下期刊《通訊-地球與環(huán)境》上。
加拿大伯吉斯頁巖遺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遺址之一,收集了超過6.5萬件伯吉斯動物群的化石標本。到目前為止,這里完好保存了120余種海洋生物的化石。這些化石的年代大約為5.05億年前,相當于寒武紀中期。
科學家認為,寒武紀生命大暴發(fā)預示著生物多樣性正式出現(xiàn)。伯吉斯頁巖的化石記錄了有史以來最大、最強烈的生物暴發(fā)。伯吉斯頁巖中的成千種化石保存完好,此前人們認為這些生物生活在一起,其化石未經(jīng)過遠距離運輸。
此次,研究人員通過實地考察來確定泥石流的行跡,并通過水槽實驗模擬泥石流,確信某些生物的身體可以毫發(fā)無損地移動到幾十公里之外。
“研究表明,化石沉積物的一般性流動不會對化石造成進一步損害。在沉積物層發(fā)現(xiàn)的化石,實際上其代表的動物群落生活的地方可能相距很遠。”研究人員之一、樸次茅斯大學的明特博士說,“這一發(fā)現(xiàn)可能會讓科學家更謹慎地解釋5億年前早期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并不知道這些流動是在什么時期發(fā)生的,但每一次流動都產(chǎn)生了一個今天所見的、疊加在一起的“活動床”,這讓我們產(chǎn)生一種這是來自單一群落的化石的錯覺,事實上可能是多個動物群落被泥石流從多個地方帶走,然后堆積在一起,形成一個看起來更復雜的動物群落。
網(wǎng)站首頁 |網(wǎng)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hnge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wǎng)絡消費網(wǎng)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lián)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凉山| 农安县| 武平县| 东阿县| 曲阳县| 库尔勒市| 赤水市| 甘洛县| 恩平市| 湾仔区| 桂林市| 微山县| 宜兰县| 固始县| 龙游县| 新闻| 阜南县| 桂平市| 科尔| 日喀则市| 靖安县| 金溪县| 古田县| 舟山市| 岳普湖县| 富裕县| 寿阳县| 广宁县| 屯留县| 会宁县| 汾阳市| 福建省| 合作市| 武功县| 满城县| 牟定县| 河南省| 蛟河市| 扎囊县| 韶关市| 常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