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嫦娥五號成功將月壤帶回地球,圓滿完成了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任務的最后一步。伴隨這一歷史性時刻共同到來的,還有新鮮出爐的關于嫦娥五號的科技解讀。“嫦娥五號”怎么登月?如何導航?怎樣挖土?這其中都有哪些難度,是如何克服的?在7集短視頻《飛吧 嫦娥》中,這一系列謎團正在逐一解開。
核心技術切入,精準聚焦七大關鍵環(huán)節(jié)
飛天攬月,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的夢想。在話題的設置上,《飛吧 嫦娥》精準選取發(fā)射、測控、落月、采集、交會對接、月壤轉移、返回7個關鍵環(huán)節(jié),聚焦“嫦娥五號”從發(fā)射到回家的多個驚心時刻,展現(xiàn)了“深空測控”“變推力發(fā)動”“連桿轉移”“跳躍式二次再入”等近20項關鍵核心技術,使得觀眾對于此次探月任務有了系統(tǒng)的認知,充分發(fā)揮了科學普及、解疑釋惑作用。
將抽象的技術“化虛為實”,長征五號大推力火箭成了該系列短視頻的第一個主角。在它的保駕護航下,嫦娥五號義無反顧地向太空進軍。在第二集中,擁有“千里眼”的中國深空測控站,一刻不停地盯住幾十萬千米之外的航天器。在鉆取月巖的空心螺旋鉆頭里,套著一個長筒襪一樣的小袋子;通過仿生學設計,連桿轉移機構讓樣品容器在太空中實現(xiàn)了精準穿越……一系列可感可知的科技成果作為講述載體,《飛吧 嫦娥》將探月工程的高深科技,在熒屏上一一還俗。
專業(yè)性是此類科學短視頻的命門。在大眾的眼里,嫦娥五號之所以神秘,在于它對那片未知領域的探索,不僅僅是看到了什么,更多的是如何做到的、怎樣看到的、背后都經(jīng)歷了些什么。而后者尤其需要權威細致的解讀。作為我國復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tǒng)工程,該片在七大關鍵核心環(huán)節(jié)中,首次公開部分科研關鍵環(huán)節(jié)和技術研制場景,并邀請大量的一線工程師、科學家、技術人員進行解讀,與發(fā)射紀實、試驗紀實融為一體,引導大眾對于科技的思考與探索,權威講述嫦娥五號如何圓滿完成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任務。
驚心動魄的“五分鐘”
五分鐘的篇幅,做好不容易,做精尤其難。將深奧的航天技術能夠在五分鐘的時間說清楚,并且被觀眾接受、記住、喜愛,尤其需要考驗創(chuàng)作者的功力。這不僅需要對主題內容有通盤的理解和掌握,還有對于故事講述節(jié)奏、講述方式的創(chuàng)新把控。
在7個“五分鐘”里,《飛吧 嫦娥》所講述的七大關鍵步驟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個步驟中的各項技術突破,也是一氣呵成、直切要害。譬如“層層拋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鏈,先告訴觀眾從15公里的高空到達月面的艱難,再詳細揭秘如何使用可變推力發(fā)動機完成減速下降,而后拋出“懸停”和“避障”的問題,再講述如何利用激光三維成像敏感器拍攝并計算出合理的降落點;譬如“開門見山”式的閃亮登場,直接亮出“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大推力,再詳細闡述支撐它的8臺液氧煤油發(fā)動機加4臺液氫液氧發(fā)動機;譬如先呈現(xiàn)“天上”軌道器和上升器的交會對接,再回到“地上”地面試驗苛刻的精度要求……包袱不斷、懸念不斷,在一系列別具匠心的劇情設計下,該系列短視頻的每一 個五分鐘,都不重樣。
在科普表達上,《飛吧嫦娥》通過大量的對照和類比,將科學術語和科學量級還原成日常生活的可知可感,以最為淺顯易懂的方式,讓觀眾看得清、聽得懂。此外,將現(xiàn)場采訪與三維動畫演示相結合,通過三維動畫還原空間環(huán)境,直觀解讀科學原理,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視覺體驗。高難度的科技標準和復雜的工程需求在酷炫的音畫演示中得到認可和理解。五分鐘的時間內,觀眾不僅能看到一波三折的創(chuàng)新故事,看到跌宕起伏的戲劇沖突,也看到了媒介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
“現(xiàn)在進行時”融入溫度情懷
《飛吧 嫦娥》系列短視頻在嫦娥五號落地當天即登錄央視紀錄頻道播出,創(chuàng)下了紀錄片的制播時效新紀錄。緊緊跟隨最新新聞事件,使得紀錄片不再是記錄歷史、梳理過去,而是緊隨當下成為現(xiàn)在進行時,記錄定格“此時此刻”。在片中,觀眾可以看到嫦娥五號發(fā)射、登錄月球、采集土壤、返回地球等最新的新聞畫面,看到科研工作人員在第一時間、第一現(xiàn)場的權威解讀,更多的技術細節(jié)被解密,更多的內心共鳴被激發(fā),對于相關新聞報道形成了及時深入的拓展與補充。
“嫦娥”的名稱,本身就給了中國探月工程一個詩意的名字。中國探月工程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浪漫色彩??蒲泄ぷ骰蛟S看上去枯燥乏味,但他們收獲的是人類對于未知疆域認識的不斷加深,是科學技術的迭代和躍進。正如《飛吧 嫦娥》開篇就描述的,這是一個月亮與夢想的故事。這個夢想,在紀錄片中,是科研人員專注、緊張、期待的眼神,是成百上千次試驗和忐忑急迫的等待,是航天工程師的匠人匠心,也是深空探測器望向的星辰大海。人文的鋪底和點綴,構成了《飛吧嫦娥》獨特的敘事情境。
攬月而歸,踏夢而行。這條路很長,中國人已經(jīng)走了16年。伴隨著傳統(tǒng)民樂和打擊樂交織在一起的背景音樂,這群人的故事在片中演繹得極為傳神。他們是追逐夢想、勇于探索、協(xié)同攻堅、合作共贏的中國探月人的縮影?!讹w吧嫦娥》正在以紀錄片的形態(tài),不斷拓展新聞報道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增加熒屏上的溫度和質感,給中國航天貢獻獨特的視覺檔案。(錢力)
網(wǎng)站首頁 |網(wǎng)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hnge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wǎng)絡消費網(wǎng)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lián)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农安县| 海南省| 灯塔市| 明溪县| 大埔区| 平舆县| 乌鲁木齐市| 红原县| 穆棱市| 高青县| 榕江县| 尉犁县| 托克托县| 闵行区| 资溪县| 茶陵县| 湟源县| 吐鲁番市| 哈巴河县| 新竹市| 临城县| 阿拉善左旗| 漯河市| 东台市| 黄龙县| 内黄县| 太原市| 恩平市| 文成县| 兴义市| 黄山市| 仁寿县| 友谊县| 建瓯市| 楚雄市| 汪清县| 靖安县| 桓台县| 微山县| 博爱县| 太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