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數字經濟給地球觀測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該如何加大地球觀測應用合作,協同應對區(qū)域共性問題?10月28日,在江蘇省常州市召開的第三屆亞洲大洋洲區(qū)域綜合地球觀測計劃(AOGEO)國際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chuàng)新研究院院長吳一戎說:“地球觀測應當服務全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和環(huán)境脆弱國家參與地球觀測組織(GEO)、亞洲大洋洲區(qū)域綜合地球觀測計劃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在亞大地區(qū),不同國家和地區(qū)地球觀測能力差異巨大,地球觀測應用的需求各異且十分迫切。比如太平洋島國、喜馬拉雅山區(qū)、湄公河流域等,都面臨嚴峻的氣候變化問題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地球觀測技術是認知和應對這些問題的關鍵手段。
吳一戎介紹,發(fā)達國家較早發(fā)展和應用地球觀測技術,積累了豐富科技成果。但是,數據資源優(yōu)勢和技術壁壘也令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很容易在技術演變過程中形成各種依賴,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產生對先進地球觀測資源的數據鎖定、技術鎖定、認知鎖定等。如何將先進的地球觀測應用實踐在后發(fā)國家和地區(qū)推廣、復用和擴展,如何共同應對數字經濟給地球觀測帶來的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規(guī)避地球觀測技術發(fā)展演變過程中產生的“鎖定效應”,這是在全互聯時代開展地球觀測應用合作的使命和任務,也是開展區(qū)域統籌協調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我國作為GEO輪值主席國,為落實GEO新十年執(zhí)行計劃設立了GEO專項,持續(xù)支持擴大地球觀測領域的交流合作,并積極呼吁GEO各界分享和交流利用地球觀測技術應對疫情與支持復工復產的經驗,積極展示相應的成就。同時,在GEO框架下大力支持發(fā)展中國家能力建設,為小島嶼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減災等方面提供技術與數據共享服務。”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朋德說。(記者 過國忠 實習生 戈 暢)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hnge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龙陵县| 通渭县| 丹棱县| 桂平市| 新余市| 南投市| 浮梁县| 闽侯县| 铅山县| 库伦旗| 区。| 五家渠市| 富宁县| 资阳市| 怀宁县| 临洮县| 苏尼特右旗| 苏尼特左旗| 合水县| 福建省| 夏邑县| 阳东县| 沅江市| 临武县| 分宜县| 衡山县| 吐鲁番市| 维西| 洪雅县| 清新县| 建昌县| 察哈| 望谟县| 耿马| 马关县| 廉江市| 吴桥县| 叙永县| 林甸县| 从化市| 西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