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在歐洲血液學協(xié)會召開的一次視頻會議上,美國研究人員宣布,他們用CRISPR技術對患者的骨髓干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后,兩名β地中海貧血患者和一名鐮狀細胞疾病患者不再需要輸血。這是借助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遺傳疾病的首份試驗結果。
美國田納西州薩拉·坎農研究所的海達爾·弗朗茍爾在一份聲明中說:“初步結果……從本質上證明了CRISPR技術能對β地中海貧血和鐮狀細胞疾病患者進行功能性治愈。”
β地中海貧血和鐮狀細胞疾病是由影響血紅蛋白的突變引起的疾病,血紅蛋白是血紅細胞內攜帶氧氣的蛋白質,癥狀嚴重的病患需要定期輸血。但有些擁有致病突變的人從未表現(xiàn)出任何癥狀,因為他們在成年后仍會產生胎兒血紅蛋白。一般情況下,胎兒血紅蛋白在人出生后不久就會停止產生,這為科學家和醫(yī)生提供了靈感:是否可以通過促進胎兒血紅蛋白的產生來治療此類遺傳疾病。
最新試驗由瑞士基因編輯公司“CRISPR療法”與美國福泰制藥公司合作開展。
在試驗中,研究人員從病患體內移除了骨髓干細胞,并借助CRISPR技術禁用了關閉胎兒血紅蛋白產生的基因?;煔⑺懒嘶颊呤S嗟墓撬杓毎?,研究人員用編輯過的干細胞取代這些骨髓細胞,以確保編輯后的干細胞產生新的血細胞。
結果表明,這兩名β地中海貧血患者自15個月前和5個月前接受CRISPR治療以來,都不再需要輸血;而鐮狀細胞疾病患者也在接受治療9個月后不再需要輸血。
法國巴黎內克爾-芬德·馬拉德斯醫(yī)院的瑪麗娜·卡瓦扎納說,最新試驗給出的結果令人興奮。
研究人員表示,盡管這3名患者確實因化療而受到一些不良影響,但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似乎是安全的。不過卡瓦扎納強調說,盡管如此,仍需對患者開展終生監(jiān)測,確保該技術沒有不良后果。
總編輯圈點
2017年,基因學家就預言β地中海貧血極有可能會是下一個被攻克的單基因遺傳病。這一疾病的重癥患者,即使保證長期輸血也難以活過20歲,而且體弱導致其幾乎沒有勞動能力。而今的成果,可能是第一個達到人體階段測試的、基于CRISPR的基因編輯療法,也給了患者及其家庭一絲治愈的希望。據稱相關試驗打算繼續(xù)招募45名患者,但由于疫情不得不暫停,預計在下半年會報告更多數據。
關鍵詞: 基因編輯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hnge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lián)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百色市| 大城县| 梁山县| 安仁县| 武宣县| 文成县| 奉新县| 金昌市| 聂荣县| 梨树县| 宿松县| 岚皋县| 西丰县| 高唐县| 肇庆市| 定日县| 六盘水市| 靖州| 科技| 泰兴市| 沽源县| 和政县| 鹿泉市| 东源县| 嘉荫县| 大化| 那坡县| 东台市| 普格县| 东至县| 江陵县| 会理县| 凤城市| 凤翔县| 茌平县| 汉沽区| 乡宁县| 阳高县| 山丹县| 英超| 天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