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全國政協(xié)委員提出,應將中國知網納入政府購買服務,在國內供用戶免費使用。這一建議受到社會輿論高度關注,大部分人表示支持。事實上,這一建議已部分實現(xiàn),許多高校和科研機構為本單位人員購買了知網數(shù)據(jù)庫。不過,對這一問題,不能僅關注從知網下載文章要不要花錢或者如何定價,還應放在知識傳播機制建設的視野中來考量。
今天,層出不窮的讀書、聽書App、知識分享類網站,以及多種多樣的網課、微課,都說明知識傳播正在走向行業(yè)化。網民們戲稱的“智商稅”,也從另一個側面表達了社會對知識傳播和分享的渴求。應該承認,知識付費是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但同時也應看到,知識傳播行業(yè)亟須加以引導。
被稱為“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的知網,是中國文獻數(shù)據(jù)最全面的網上數(shù)字資源庫,收錄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知網的內容大部分來自學術刊物和報紙,以及博碩士論文、會議論文。雖然文章質量也良莠不齊,但大部分文章經過專業(yè)把關,超過2億篇的文獻總量更為知識溯源和驗證提供了支撐。
而且,知網的內容包羅萬象,除了“硬學術”之外,還包括了科普、文史以及百科知識。因此,知網不僅是從事知識學習、生產和傳播的群體的“生產工具”,而且可以、也應該作為社會成員的“學習平臺”。
縱觀人類歷史,知識曾被某些群體或機構所壟斷,其傳播和分享也曾被局限在小范圍內。但是,人類自我完善的訴求和社會進步的需求不斷推動著知識普及。而每一次知識傳播壁壘的突破和分享范圍的擴大,不但帶來了人類文明的躍進,而且促進著知識本身的發(fā)展。
信息時代的中國,對知識的需求格外迫切。推動知識分享,提高社會成員的科學素養(yǎng),是知識型社會建設的必然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政府出錢購買知網的服務,不僅是發(fā)給科研工作者或青年學生的“福利”,也是完善知識普惠機制建設之舉,是發(fā)給全社會的“大紅包”。
同時,推動知網更開放地走向公眾,也有利于促進知網自身建設,推動其更加自覺和緊密地關注科研和社會需求,擴大收文覆蓋面并按照專題化、問題化進行科學分類,建構更精準的知識檢索方式,提升不同知識之間的黏性,開發(fā)更多優(yōu)質的知識服務,發(fā)揮行業(yè)示范引領作用。(胡一峰)
關鍵詞: 知網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hnge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lián)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上杭县| 永春县| 伽师县| 股票| 清河县| 绥滨县| 崇义县| 土默特左旗| 绥芬河市| 厦门市| 亳州市| 车致| 沾益县| 德州市| 滦平县| 舞钢市| 当雄县| 庆安县| 石狮市| 资源县| 那曲县| 高清| 岑巩县| 墨脱县| 南雄市| 河源市| 绥滨县| 突泉县| 五台县| 永济市| 湟中县| 共和县| 江阴市| 阜康市| 庐江县| 兴海县| 拜泉县| 达州市| 石家庄市| 凤山县| 剑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