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建狂魔”種花家的氣溫高了,就連大橋似乎也有些“飄”了。4月26日,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像波浪一樣起伏,嚇煞一眾路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5日,廣東虎門大橋也出現大幅搖晃,瞬間引發(fā)網友們熱議。
作為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特大型懸索橋,虎門大橋被認為是我國二十世紀橋梁建設領域的最高成就,其建成通車不過二十年,按照我國橋梁建設動輒一百年的規(guī)劃標準,基本可排除存在設計缺陷的可能性。
其實,鸚鵡洲長江大橋和虎門大橋的擺動都與風有關,罪魁禍首正是風產生的卡門渦街。
虎門大橋大幅擺動,圖自央視網新聞
卡門渦街是什么鬼?
如果徜徉在小橋流水間,你一定會發(fā)現,當河水流速較快時,水流在遇到橋墩后會被分成兩股繞行。奇妙的是,兩股水流并不對稱,而是呈現出兩組交替的小漩渦向下游運動。
比如這樣:
卡門渦街示意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類似上面這種流體繞過物體時產生兩排交錯渦旋的現象,在流體力學中被稱為卡門渦街,最初由錢學森的導師馮·卡門發(fā)現并命名。至于為何兩排渦旋不對稱,至今仍是困擾流體力學家的一個迷。
日常生活中,當風吹過橋面時大多都會形成卡門渦街,兩組周期性的、交替變化的渦旋分別對橋面上下產生作用力,橋面就隨之振動起來。
由于橋面通常設計成流線型,兩組渦旋緊貼橋面,作用力較小,引起的振動幅度很小,平時很難被察覺到。
然而,近期人們在對虎門大橋進行維護時,在橋面上放置了一排隔離擋板。這些一米多高的小家伙瞬間破壞了大橋的氣動外形,兩組渦旋與橋面脫離,作用力的大小和頻率都增大,一旦作用頻率與橋梁本身固有頻率一致而形成共振,橋面產生顯著起伏也就不足為奇了。
虎門大橋橋面放置的隔離擋板改變了大橋氣動外形(圖片來源:央視網新聞)
卡門渦街有何危害?
卡門渦街常常對橋梁造成危害,其中最經典的案例莫過于美國塔科馬大橋的坍塌。
1940年11月,建成僅4個月的塔科馬大橋在低速風中發(fā)生強烈擺動,振動幅度一度達到驚人的9米,隨后橋梁轟然垮塌墜入海中。后來的研究表明,事故元兇正是卡門渦街引起的共振。
塔科馬大橋的坍塌震驚了當時的橋梁界,此后橋梁模型風洞測試被納入橋梁試驗中,橋梁的風致振動問題也發(fā)展成為一門新興學科。
值得一提的是,卡門渦街似乎對懸索橋情有獨鐘,鸚鵡洲長江大橋、虎門大橋與塔科馬大橋均為懸索橋。懸索橋,即俗稱的吊橋,由于無需在橋中心設置橋墩,可以造得很高,常用于跨水大橋的設計中,以便船舶自由通行。
但懸索橋卻有個先天的毛病——固有頻率低、穩(wěn)定性差,因此它對風載荷非常敏感,很容易受到卡門渦街的影響。
不過,自塔科馬大橋之后,現代懸索橋在建設前都會考慮抗風振設計,建成后也會安裝橋梁變形實時監(jiān)測系統(tǒng),因而行經懸索橋時大可不必恐慌。
除了橋梁,卡門渦街還可能給高樓、煙囪等建筑帶來安全隱患,在中央廣播電視塔、東方明珠電視塔建造前,都曾考慮了卡門渦街的因素。
卡門渦街的妙用
事物總有兩面性,卡門渦街也并非無惡不作,它同樣能夠為人所用。
既然卡門渦街可以對物體施加周期性的作用力,何不用它來發(fā)電呢?哈爾濱工程大學的科研人員就設計了這樣一種發(fā)電裝置。
他們制作的迎風桶在風的吹拂下可產生卡門渦街,周期性作用于放大板,使其做往復擺動,從而帶動發(fā)電機轉子旋轉,切割磁感線產生電流。
此外,人們研究流水中的卡門渦街后進一步發(fā)現,在障礙物兩側形成的渦旋交替頻率與被阻塞的流量成正比,因此發(fā)明了渦街流量計,用以測量管道內的流量。
如今,渦街流量計已被廣泛應用于工業(yè)生產中。
關鍵詞: 虎門大橋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hnge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阿合奇县| 屏山县| 河北省| 渝北区| 赤水市| 庄浪县| 梁山县| 舟曲县| 太仓市| 宁乡县| 法库县| 通州市| 岳西县| 磐安县| 浠水县| 衡阳市| 从化市| 湖南省| 新郑市| 商水县| 永康市| 辽阳市| 腾冲县| 河池市| 滦平县| 襄樊市| 平山县| 荆门市| 西和县| 辽源市| 资兴市| 荥经县| 阜平县| 龙泉市| 河池市| 会泽县| 正定县| 公主岭市| 穆棱市| 于田县| 什邡市|